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,住院患者增加,其中許多都是高齡、低氧血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。在現階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治療中,俯臥位治療作為一種可能改善通氣的方式,利用重力作用,增加患者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氣量,促進肺康復,通俗地講,就是“趴著”治病。
根據國家出臺的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(試行第十版)》中明確涵蓋俯臥位通氣治療。
什么是俯臥位通氣?
俯臥位通氣是一種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輔助措施,其機制利用重力作用,增加前胸部的血液量和背部的通氣量,改善氣體交換,有助于改善氧和,促進新冠肺炎患者肺康復。
俯臥位通氣的方式有哪些?
1.鎮(zhèn)靜鎮(zhèn)痛下俯臥位機械通氣:
適用于有并發(fā)癥出現及接受治療時不適的患者,常會同時給予全程的鎮(zhèn)痛、鎮(zhèn)靜、嚴密監(jiān)測等處理。
【鎮(zhèn)靜鎮(zhèn)痛下俯臥位機械通氣】
2.清醒俯臥位通氣:
可改善急性低氧血癥新冠肺炎患者的氧合,避免氣管插管和有創(chuàng)通氣的使用。適用于所有處于清醒狀態(tài)且能夠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,在呼吸困難時可以進行呼救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。
【清醒俯臥位通氣】
3.改良式俯臥位通氣(大側臥位):
適用于一些特殊病人,如:孕婦、肥胖、腹腔高壓、氣管切開、頭面部損傷等,不方便行常規(guī)俯臥位的患者。
俯臥位通氣的作用有哪些?
仰著睡:背側的肺泡都被壓塌了,有血流無氣流,通氣血流比失調,就會出現低氧、悶、喘、心慌…………
趴著睡:好處多多
受壓的肺泡又鼓起來了,能夠進行攝氧及排二氧化碳,通氣血流比恢復,可以顯著改善胸悶氣喘,借助重力,實現體位引流,利于排痰。
哪些患者可考慮進行俯臥位通氣?
1.所有類型的新冠患者。
2.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。
3.頑固性低氧血癥且常規(guī)機械通氣不能糾正的患者。
4.清醒俯臥位患者要求處于清醒狀態(tài)且意識清楚,能夠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,并能夠在呼吸困難時進行呼救,且能耐受體位的改變。
哪些人不可以趴?
尚未穩(wěn)定的脊髓損傷或骨折、未緩解的顱內壓升高、嚴重燒傷、血流動力學不穩(wěn)定、嚴重心律失常、腹部手術后傷口未愈合、腹腔高壓、頭面部損傷。
俯臥位通氣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?
1.持續(xù)續(xù)時間:①清醒俯臥位,每次持續(xù)時間應根據患者氧合改善和耐受情況確定,一般維持俯臥位2-4 h后變換為仰臥位1-2 h,再改為俯臥位,每天可重復3-6次,建議每天總治療時間盡可能>12 h,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延長治療時間。
2.翻身時保護靜脈管路、氣管插管等,避免脫出、移位,壓迫,并定時查看以保證液體順利輸注,保持通氣管路通暢及痰液引流通暢。
3.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、患者胸腹部起伏情況,避免過度受壓。
4.為減少胃液反流,需為患者留置經鼻空腸管,保證腸內營養(yǎng)的同時,減少誤吸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。
總之,俯臥位通氣能夠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癥、肺順應性和肺可復張性,早期實施能夠遏制病情進展,并且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。
怎么舒服怎么趴
能趴盡趴
每天堅持12小時以上
治療效果更好
拒絕躺平
早趴早輕松
供稿:護理部
編輯:SE7EN
審核:黃蕾、何林林